你越熬夜,离成功越……远
今年3月上旬,几家知名企业同时鸣响“2025年反内卷第一枪”:大疆“强制员工9点下班”,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海尔“加班必须提前一周审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些举措背后,反映出企业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新审视。在内卷一度成为流行的职场,关爱员工健康,还需从关爱睡眠做起。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来聊聊:睡眠和生产力有什么关系,睡眠不足对员工会带来什么影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麦珂教授将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01
睡得少≠产量高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来聊聊睡眠问题。
提到睡眠,我想到最近几年经常看到的“过劳死”的新闻,例如,2022年,某互联网大厂一名28岁员工在健身房猝死,作为视频架构部门的图像算法工程师,该员工去世时入职将近四年,平日压力很大,加班很多。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早于2021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全世界有多达数十万人死于由劳动时间过长引发的致命疾病,这是对与长时间工作有关的生命和健康损失的首次全球性分析。截至今日,毫无疑问,这一数字会继续攀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强制员工早下班。今年3月上旬,几家知名企业同时鸣响“2025年反内卷第一枪”:大疆“强制员工9点下班”,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海尔“加班必须提前一周审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多的经济收益而牺牲睡眠时间。有一种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认为睡得越少越好,这样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赚取财富。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员工有时为了赶项目、赶截止日期而选择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他们认为,通过减少睡眠,可以增加工作时长,从而提高产出。
对于公司领导层和企业家来说,睡眠不足似乎更是家常便饭。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特殊,没有人能够替代他们做出关键决策和承担最终责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所面临的决策压力也日益增大。在这种高压之下,他们往往只能通过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睡眠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种被广泛忽视却又极为重要的关系。我们要探讨一个核心问题:睡眠与生产力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是否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少睡一点没关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睡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是经过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自然法则。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深入研究了睡眠问题,并提出了“睡眠饥饿”这一概念。所谓“睡眠饥饿”,是指当身体缺乏睡眠时,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饥饿感的强烈需求,这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
当睡眠不足时,身体会分泌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会让人产生困意,从而促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通过睡觉,尤其是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酶的分泌,使其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减轻困意,让我们在醒来后感到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相反,如果长期缺乏睡眠,这种酶就会在体内不断积累,导致我们感到极度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为了缓解困意,很多人会选择饮用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提神醒脑。这是由于咖啡因能与酶的受体结合,阻断困意信号向大脑传递,让我们暂时感觉不到困意。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替代睡眠本身对身体的修复作用。咖啡因只是掩盖了身体对睡眠的需求,而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长期依赖咖啡因等刺激物来抑制困意,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情绪波动等问题,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生理疾病。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睡眠不足并不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平衡。实际上,良好的睡眠能够提升专注力,让人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例如,当睡眠充足时,你可能会更加专注,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原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反之,如果睡眠不足,你可能会因为效率低下而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02
睡眠不足危害多
在我们熟悉的公众人物中,睡眠少的人有很多,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便一直以“夜猫子”著称。有网友曾经质疑他“熬夜发帖不睡觉”。对此,他表示,自己通常从凌晨三点入睡,早上九点起床,每天保持大约六小时的睡眠时间。而近期,他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睡眠少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健康。
关于睡眠有很多迷思。有人说“干大事的人天生睡眠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需要充足的睡眠,只是有些人可能睡眠质量更高,所需时间相对较少。但无论如何,违背生物钟的睡眠习惯,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当睡眠不足时,我们的身心会发生什么改变?
我们都知道,熬夜后第二天身体会感觉昏昏沉沉,但你可能不知道,睡眠不足正在悄悄偷走我们的健康与快乐。
想象一下,当你疲惫不堪时,是不是更容易对小事发脾气,或者感到莫名的焦虑和低落?这是因为睡眠不足耗尽了我们的情绪调节资源,让我们变得像一只随时可能爆炸的气球。更糟糕的是,我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判断力也会像被蒙上了一层雾,变得迟钝而模糊。

睡眠不足就像一场身体内部的“地震”,它会扰乱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更容易生病;会让血糖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刺激饥饿素的分泌,让我们忍不住想吃高热量食物,最终导致体重增加。
近些年不乏有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报道,这正是压力与睡眠不足相伴相生的典型例子。在压力大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减少睡眠时间,导致休息不足,而当身体透支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却常常后知后觉,等到察觉到问题时,往往已经为时过晚。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后果将更加严重。我们的心脏、血管、代谢系统、神经系统都会受到损害,甚至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从多个方面削弱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使其更难抵制不道德行为的诱惑,因此,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我和几位合作者曾做过一项研究睡眠剥夺对欺骗行为影响的实验,并探讨咖啡因和社会影响的调节作用。实验将229名商学院学生随机分组,一组经历24小时睡眠剥夺,另一组正常睡眠,同时分为咖啡因摄入组与非摄入组、社会影响组与非影响组。结果显示,睡眠不足显著增加欺骗行为,52%的参与者发送了欺骗性信息。和预期相同,睡眠剥夺的被试也更容易被影响。咖啡虽然能够帮助恢复睡眠不足者的警觉性从而降低不道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大概降低一半),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休息来完全控制人的不道德行为。
究其原因,睡眠不足会耗尽大脑前额叶皮质的自我调节资源,而前额叶皮质是负责执行控制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区域,这些资源的耗尽使得个体难以有效控制冲动和抵制诱惑,从而增加了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睡眠不足还会降低大脑前额叶皮质的葡萄糖代谢活动,而葡萄糖是大脑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来源,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会进一步削弱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更易做出不道德行为。
此外,虽然咖啡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睡眠不足者的警觉性,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休息来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过量摄入咖啡因还可能带来焦虑、心率加快等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当个体因睡眠不足而自我调节资源耗尽时,他们会更容易受到他人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在团队中存在不道德行为风气的情况下,睡眠不足的员工可能会更难抵制这种社会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概率。
另外,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强制剥夺老鼠睡眠两到三周后,老鼠会出现器官衰竭并死亡,即使其他食物等正常供给。而人类如果连续十几天不睡觉,则会出现严重幻觉,甚至留下永久性伤害。研究还显示,每天睡眠少于或等于5小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45%。
03
工作、睡眠,如何平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似乎习惯了随时随地处理工作邮件,甚至在深夜也能被工作消息惊醒。然而,管理学中“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概念提醒我们,设定明确的界限并非是对工作的懈怠,而是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负责。
对于企业领导层来说,需要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与其推崇“996”的加班文化,不如像大疆一样,鼓励员工采用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方式。毕竟,员工不是机器,他们需要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才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应该采纳从“强制下班”到“睡眠教育”,与其硬性规定下班时间,不如引导员工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重视睡眠质量。例如,可以组织睡眠健康讲座,分享改善睡眠的小技巧,甚至可以考虑设置“无手机休息区”,帮助员工在休息时间真正放松身心。
在面对项目压力时,企业更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考虑增加人手来共同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减少睡眠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工作时间。因为睡眠不足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AI时代,企业可探索AI应用,助力员工高效工作,避免过劳。这就要求企业明确AI适用场景,了解其能力边界,例如,重复性任务、数据分析任务等都可以交由AI来替代人力;另外,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培训支持,确保其有效利用AI工具;再次,要关注员工健康,合理安排工作量和时间,避免过度依赖AI产生新压力和健康问题。
改变需要从上至下,公司的管理层需要放下“熬夜工作”的执念,以身作则,保证充足的睡眠。毕竟,一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走得更远。

对公众而言,要停止迷信“睡得少,干得多”的谎言,要意识到睡眠才是高效工作的秘密武器,充足的睡眠才是提升专注力和工作效率的真正秘诀。即使你感觉不到困意,你的身体和大脑依然需要睡眠来进行修复和充电。减少睡眠时间,只会让你在低效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探索更多平衡工作与休息的方法。例如,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或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都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另外,睡眠专家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给出了六个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第一,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这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
第二,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在睡前一小时调暗灯光,帮助大脑放松并准备入睡。
第三,控制卧室温度在18~20°C,较低的温度有助于降低核心体温,利于入睡。
第四,限制午睡时间在20分钟以内,避免下午晚些时候小睡,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第五,注意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因为它们会干扰睡眠结构,减少深度睡眠。
第六,减少睡前的屏幕时间,避免蓝光和屏幕内容刺激大脑,影响入睡。
想象一下,清晨醒来,伸个懒腰,感觉神清气爽,充满活力,这才是睡眠应该带给我们的体验。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那就说明你需要更多的睡眠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记住,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充足的睡眠,则是享受生活的前提!